關於本會

  • 臺北市太極拳協會為依據人民團體法設立之社會團體,推廣太極拳成為全民健康運動為宗旨。
  • 本會以臺北市及新北市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會址設於臺北市。
  • 本會之任務:

1、推廣全民從事太極拳的健康運動。
2、發揚太極拳傳統文化。
3、研究太極拳之學理及與人體健康之影響。
4、與各地太極拳團體交流活動進行城市外交。
5、辦理太極拳相關比賽活動。
6、太極拳學術研究報告及書籍出版。

源起為潘詠周大師在臺灣臺北所創立之靜廬陳氏太極拳社。

潘詠周大師生於西元1905年10月9日卒於1996年11月2日,字作民,號新之,中國江蘇吳縣人,潘大師於西元1931年春,拜陳氏第十七世宗師 陳發科先生習陳氏太極拳,為當今陳氏太極拳極重要之傳承人物。

1949年來台灣以後,雖陸續教了些弟子但為數不多;迨至1973年公職退休後,致力於推廣學者日眾。進而以靜廬太極拳社為指導中心,成立了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陳氏太極拳分會。1996年潘大師仙逝後,第一代弟子們感懷潘大師一世對太極拳之貢獻,欲追隨此傳承之志業,於是眾志成城,成立了全國性的中華陳氏太極拳協會,並開枝散葉,各自成立協會社團教練場努力宣揚陳氏太極拳,並秉持著潘師一貫的作風,將「承續傳統,修身養性。」以為鍛鍊之目標,為傳統武學承續而努力。


理事長林耿永

臺北市太極拳協會總教練

臺北市政府禪學社太極拳老師

國際獅子會太極藝術美學獅子會的太極拳老師

太極拳經歷:自1997年5月向洪允和老師學習陳氏太極拳(啟蒙老師林勝穎:學拳期間恩蒙 馬廷基、蕭抒國、管仲福、洪塗生、周文沛、張東海、董富華、林耀堂等師叔伯們提攜指點)、並於2008年蒙師收為入門弟子,2016年第一位蒙師恩准自立門戶,2017年成立臺北市太極拳協會。

比賽記錄

2004年第一屆總統杯全國太極拳錦標賽(陳氏太極拳四十八氏總會制定項目,社男組)第五名。

2004年中華杯國際太極拳錦標賽(陳氏太極拳四十八氏總會制定項目,社男組甲組)第二名。

2005年第二屆總統杯全國太極拳錦標賽(陳氏太極拳四十八氏總會制定項目,社男組甲組)第一名。

2006年第二屆台灣武術文化節陳氏太極拳比賽第三名。2006年第一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國家代表隊選拔賽競以第三名入選正式國家代表隊。

教習太極拳記錄

2000年隨洪允和老師在台北市民生社區教練場擔任助教。

2001年領得太極拳總會核可之教練證。

2002年領得太極拳總會核可之裁判證。

2001年9月於救國團中國青年服務社(初在館前教室,後增捷運北投訓練中心)教習陳氏太極拳。

2004~2008年任洪允和老師在松花教練場擔任助教及教練。

2004~2006年任洪允和老師內湖教練場任教練。

2005~2006年任美國運通公司太極拳社教練。

2006~2008年任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中心公司教練場教練。

2005~2018年任洪允和老師朱崙教練場教練。

2016年開始自辦板橋、南港、景新、興隆等教練場至今。

2017年獲選為中華陳氏太極拳協會理事長。

成立台北市太極拳協會並擔任總幹事,與洪允和老師合辦天母教練場。

2018年於太極拳總會太極館自辦大安教練場教練至今。

2020年獲邀擔任國際獅子會太極藝術美學獅子會太極拳老師至今。

林耿永參予太極拳活動記載

2000年隨洪允和老師訪問澳門與中國河南省鄭州市陳氏太極名師張志俊老師交流,並拜訪當地之武術同道。

2009年第五屆台灣盃陳氏太極拳錦標賽任執行長。

2012年第八屆台灣盃陳氏太極拳錦標賽任大會主席。

2015年台北市太極拳分齡賽裁判。

2015年第十一屆台灣盃陳氏太極拳錦標賽任副執行長兼裁判。

2016年世界太極拳聯盟所辦第四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開幕大會表演指揮及報到組長。

2016年第十二屆台灣盃陳氏太極拳錦標賽裁判。

2017年第十三屆台灣盃陳氏太極拳錦標賽裁判。

2018年第十四屆台灣盃陳氏太極拳錦標賽任大會主席。

2019年4月21日擔任鬆柔盃太極拳錦標賽裁判。

2019年12月7日世界太極拳聯盟所辦第五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擔任裁判。

資格

世界太極拳聯盟國際級裁判證

世界太極拳聯盟國際級教練證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A級裁判證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A級教練證

此文修於2022年6月12日


2023~2026第二屆臺北市太極拳協會理監事成員

理事長:林耿永

常務理事:陳振華

理事:江大欣

理事:林奕志

理事:傅清純

理事:周泰利

理事:沈宗穎

理事:苗華斌

理事:蕭勝原

常務監事:蔡宏奇

監事:戴淑芳

監事:孫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