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變無形並無窮,無窮功夫在百練;不疾而速得真宰,如此方稱太極拳。
陳鑫語錄35
回覆
善變無形並無窮,無窮功夫在百練;不疾而速得真宰,如此方稱太極拳。
氣不由中心丹田而發,則氣無所本,而失於狂妄;氣不充至肌膚毫末,則功夫短少而氣歉,則外強中乾,必至失敗。此內勁之不可不研練,果能研練至此,則神乎技也。
心精﹝勁﹞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外之所形,皆內之所發,故曰內勁。內勁何發何行?發於一心而行於四肢之骨髓,充於四肢之肌膚。其勁皆發於心內,入於骨縫,外達於肌膚,是一股勁,非有幾股勁,即氣之發於心者,得其中正即為中氣。﹝中氣與內勁為一体之兩面;行於骨縫中者為氣,其氣中正,不偏不倚,謂之「中氣」;形於肌膚表者為勁,謂之「內勁」。
周身之勁往外發者,皆發於丹田;向裏收者,皆收於丹田,然皆 以心宰之,處處皆見太和元氣氣象。
勢既成,心平氣合,中氣歸於丹田。﹝中氣歸丹田之說,不必執泥,但使氣降於臍下小腹而已。
周身一齊合到一塊,神氣不散,方能一氣流通,衛護周身。頭直,眼平視,肩與肩合,肘與肘合,手與手合,大腿根與大腿根合,膝與膝合,足與足合,平心靜氣,說合上下一齊合住,氣歸丹田,合法皆用倒纏法。
頂與襠上下勁要合住;肩肘手和胸要合住,兩膝勁要合住,腰勁下去;最後兩足要用鉤勁前後合住;這樣全身的勁纔可以合住。
拳架之合,非但合之以勢,宜先合之以神。
打拳如以橫氣凌壓敵人,失敗者多,即間獲勝,力氣過大,偶而勝之,一遇行手,氣﹝橫氣﹞雖大而亦敗,茍能稍遵規矩,﹝謂打拳成法﹞亦能打人,但能屈敵人之身,而不能服敵人之心,至於中氣能令敵人進不敢進,退不敢退,渾身無力,極其為難,足下如在圓石上站著,不敢亂動,幾乎足不動,即欲跌倒,此時雖不打敵,敵自心服。
陰陽無始亦無終,往來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參透,太極祇在一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