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太極拳得心應手

太極拳的內勁成長,須在自身裡內求知而執行,猶如庖丁解牛,從自身骨骼結構先理解,練架調理百骸關節筋膜肌肉肌膚神經,以纏絲勁鬆僵力,消除內耗的阻力,整脊骨百骸,找回身體結構勁、彈簧勁、纏絲勁,逐漸消除慣性對抗的抵禦模式,重新建構整勁的神經連結,養成不頂抗的表面張力,進而訓練出沾黏連隨的靈敏感應,依太極陰陽剛柔快慢之理,日久努力無息,才能見到真功夫。

修練武藝,身骨不成良體則功夫有限,但是有功夫有良體並不代表可以用,心理建設不完整,實戰經驗欠缺,意精氣神不固,力不從心,皆為敗戰主因,舉五點自我注意的要項:

一、無我:臨敵要有捨身的勇氣,無自我設限,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膽戰心寒者,必不能取勝。

二、得心:心意神氣聚,眼觀耳聽鼻聞手觸身動,觀敵眼意身形手腳方位觸感,審顧地形及敵軍移動,心氣一發,四肢皆動,足起有地,動轉有位。

三、應手:心靜神凝,意動皆在彼先,沾黏連隨,手腳同應,避實擊虛,隨機應變,機敏神巧全在靈活。

四、蓄發:全身四肢皆弓弦,心意火藥手如彈,步過手出身入敵,意身手腳齊一氣,指掌捶隨意而發,心神意氣皆在先。

五、體力:跑跳無息日日練,三十分鐘不可少。

引用「庖丁解牛,游刃有餘,得心應手,迎刃而解」來形容太極拳的學習成長,適當貼切。

潘永周大師答問50

問:盤架已漸能合乎練拳三大原則,運動時是否應注意上下先後?

答:拳架動作、方向、部位已相當正確,至運動方面希多加注意在用力勿過狀況下手足一齊運動,中間胸腹隨之運轉,不分先後達到上下相隨一氣貫通,則功力長進可期。

潘永周大師答問49

問:頭套老架與二套砲捶於演練時應特別注意那些要求?

答:陳氏太極拳頭套十三勢與二套砲捶外形上雖有剛柔多少之分,基本上均以纏絲勁為核心,先以頭套化盡拙力,二套用剛始可有剛而不折之妙,所謂偏剛無柔須防跌失,偏柔無剛難臨強敵,因之出手要剛柔融渾相互為用,而平時練架以頭套為主大概三比一﹝練三趟頭套練一趟二套﹞。

潘永周大師答問48

問:演練拳架已能熟悉,但覺有僵勁上下不協調,演練時應如何注意改善之?

答:每天練拳不要間斷,趟數能多練最好亦不必勉強,要的是長久功夫,平時練拳除嚴守三大原則外並須揣摩空、鬆、圓、活之道,所謂空是肢體運行毫不著力,鬆是肌膚骨節處處開張,圓是動作弧形絕無稜角,活是轉換靈敏不落呆滯,如能體會到此四字之意趣則功夫當能更進入令一境界也。

2019年中華陳氏太極拳協會會員大會

受文者:本協會團體會員及個人會員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8年9月8日

發文字號:中華陳太(林)字第1080908號

主旨:舉辦2019年度會員大會暨拳架表演擖手交流聯誼

說明:

一、開會時間:108年11月17日(星期日)早上9點。

二、開會地點:臺北市文山區一壽街22號9樓(樟新區民活動中心)。

三、會議議程:

1、報到:早上09:00至09:30分

2、主席及理監事工作報告

3、各分會團體表演及個人表演

4、擖手聯誼

5、臨時動議

6、結束會議

聯絡人電話:林耿永 02-86635951 0938156166

電子信箱:lin88774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