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師姐聊天時說到,她與久未見面的朋友聊到練太極拳,朋友馬上筆畫了幾下說她們是怎麼練的,回頭問師姐妳們呢?師姐說她竟不知如何回答。
其實師姐不知如何回答並不是練得不好,反而是練到了一個程度,了解我們練的拳裡面的奧妙之處,以師姐的階段,叫做『妙不可言』,怎是三言兩語可以輕鬆講完的呢?所以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應了。
聽到有這一回事,我想了想,想到比較能簡單說明我們的陳式太極拳在練什麼的方式,寫下來供各位參考指教。
簡單說,在我們的教練場,從初學階段到熟練的階段,要練到三個字:『鬆、彈、整』。
『鬆』,就是以各式基本功的鍛鍊讓身體軟組織能夠健康有活力而且放鬆,不是軟綿綿慢吞吞地鬆,是有活力有彈性靈活的鬆,以這樣的身體來熟悉拳架,在盤架子的時候讓旁人感到你不疾不徐、輕鬆靈活、不急不喘的程度,從辛苦的打拳練到能夠輕鬆舒服的打拳,讓練拳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彈』,就是鬆開的身體打起拳來四肢有如發條一樣,伸縮自如輕鬆,不用力不催力,動作時四肢分別縮到丹田再自然地彈出去,收發的行經路徑無轉折無阻礙無多餘的動作,以最輕鬆的最短距離來做到每一個蓄與發。旁人看似快速但其實你不加速也不用力,就是自然的收縮彈射而已。
『整』,就是整勁,整理修理身體骨架。別的拳種要用站樁來整,但可能是站時有但一動起來便無,又要忍耐痠痛與血脈不暢,身體會相對的難鬆開。我們則要在盤架子練基本功時,在每個移動中去修理不對勁的地方,去調整不好的關節位置,達到上述『彈』的順利。
練習初期(24式、48式),習者要在每一招每一式中慢慢習慣把架子擺好,不能用力,身體的酸痛疲勞要有耐心等待其自然改善消失。等到全身最緊的跨鬆開之後,便能感受到丹田的活動與勁的收發的關聯,各個身體結構問題會一個接一個的整好,便能體會到打拳時鬆彈整的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