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科語錄4

力與巧是應當善於結合的,但力是基礎,巧是拳法。當有人突然用力襲擊我時,應以力借力,使不致動搖重心,而變法應戰。但功夫深者,卻又不須以力借力,來力一觸即轉,使對方的力被引進向前傾跌,或反向後面仰跌。我對劍華來力是引而後發的(註1:陳發科大師與李劍華試手三秒鐘定勝負,李劍華後來也向陳發科學拳)。例如鋼鐵,造機器它是必備的首要原料。將鋼鐵造成機輪、零件,又須合乎規格,然後安裝起來,方能操縱。拳法中每一動作,如同機輪的重要,學拳不明拳法,不求細緻正確,怎麼能行?(註2:李劍華身高六尺餘,體重二百二十磅,為東北大學武術兼八卦掌教練,有一次許禹生主持武術比賽,邀請陳發科為特殊顧問,李氏亦為大會顧問,李氏主張一場比試五分鐘,陳發科主張三分鐘即可,因而引發試手,陳發科只用三秒鐘將李氏震發至牆,折服李氏爾後向陳發科學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